給靈魂甘泉,自由閱讀廣場

帳號    


王陽明全集    293


作者:王陽明
頁數:293 / 0
類別:古典散文

 

作者:王陽明 / 第1頁 / 共326頁

 大小:

朗讀: 
右程、李二先生之言,予嘗書之座右。南濠都君每過輒誦其言之善,持此紙索予書,予不能書,然有志身心之學,此為朋友者所大願也,敢不承命!陽明山人餘姚王守仁書。

此一綿繭紙,筆書徑寸,靖江朱近齋來訪,問余何自有此寶?余答以重價購之吳門。謂曰:「先師手書極大者為余得之。所藏《修道說》若中等字,如此者絶少,而竟為君所有。心印心畫,合併在目,非宗門一派氣類默承,詎能致是乎?」遂手摹之以去。

乃余原本亦亡於倭,思之痛惜!李詡識。

本篇錄自李詡《戒庵老人漫筆》卷七。篇名系編者所加。



  
武經七書平

《孫子》

始計第一

談兵皆曰:「兵,詭道也,全以陰謀取勝。」不知陰非我能謀,人不見,人目不能窺見我謀也,蓋有握算于未戰者矣。孫子開口便說「校之以計而索其情」,此中校量計畫,有多少神明妙用在,所謂「因利制權」,「不可先傳」者也。

作戰第二

兵貴「拙速」,要非臨戰而能速勝也,須知有個先着在,「校之以計而索其情」是也。總之不欲久戰于外以疲民耗國,古善用兵之將類如此。

攻謀第三

兵凶戰危,聖人不得已而用之者也。故孫子作《兵法》,首曰「未戰」,次曰「拙速」,此曰「不戰,屈人兵」。直欲以「全國」、「全軍」、「全旅」、「全卒」、「全伍」。「全」之一字,爭勝於天下。

「上兵伐謀」,第校之以計而制勝之道而已。「輔周則國必強」其在此將乎!

軍始【一】 第四

「修道保法」,就是經之以五事。其勝也,「無智名,無勇功」,所謂「不戰而屈人之兵」也。此真能先為「不可勝」,以「立於不敗之地」者,特形藏而不露耳。

兵勢第五

莫正于天地、江海、日月、四時,然亦莫奇于天地、江海、日月、四時者何?惟無窮,惟不竭,惟「終而復始」,惟「死而復生」故也。由此觀之,不變不化,即不名奇,「奇正相生,如環無端」【二】 者,兵之勢也。任勢即不戰而氣已吞,故曰以「正合」、「奇勝」。

虛實第六

蘇老泉云:「有形勢,便有虛實。」蓋能為校計索情者,乃能知虛實;能知虛實者,乃能避實擊虛,因敵取勝。「形兵之極,至於無形」,微乎神乎,此乃其所以「致人而不致於人」者乎!



  
軍爭第七

善戰不戰,故于軍爭之中,寓不爭之妙。「以迂為直,以患為利」,「分合為變」,「懸權而動」;而必申之以避鋭擊惰;「以治」,「以靜」,「無要」,「無擊」,「勿向」,「勿逆」等語,所謂「校之以計而索其情」者,審也。匪直能以不爭勝爭,抑亦能不即危,故無失利。

九變第八

從古有治人無治法。國家誠得于「九變」之將,則于「五利」、「五危」之幾,何不燭照數計,而又何覆軍殺將之足虞乎?「智者之慮【三】 ,雜于利害」,此正通於「九變」處,常見在我者有可恃,而可以屈服諸侯矣。

行軍第九

「處軍相敵」,是行軍時事。「行令教民」,是未行軍時事。然先處軍而後相敵,既相敵而又無武進,所謂「立於不敗之地」,而兵出萬全者也。

地形第十

今之用兵者,只為求名避罪一個念頭先橫胸臆,所以地形在目而不知趨避,敵情我獻而不為覺察,若果「進不求名,退不避罪」,單留一片報國丹心,將苟利國家,生死以之,又何愁不能「計險阨遠近」,而「料敵制勝」乎?

九地第十一

以地形論戰,而及「九地」之變,「九地」中獨一「死地則戰」,戰豈易言乎哉?故善用兵者之於三軍,「攜手若使一人」,且如出一心,使人人常有「投之無所往」之心,則戰未有不出死力者,有不戰,戰必勝矣。

火攻第十二

火攻亦兵法中之一端耳,用兵者不可不知,實不可輕發,故曰:「非利不動,非得不用,非危不戰;主不可以怒而興師,將不可以慍而致戰【四】 。」是為「安國全軍之道」。

用間第十三

用間與乘間不同,乘間必間自人生,用間則間為我用。知此一法,任敵之堅堅完壘【五】 ,而無不可破,橫行直撞,直遊刃有餘了。總之,不出「校之以計而索其情」一語。梅林曰:用間是制勝第一妙法,故孫子作十三篇,以此結之。

其寓意遠矣,有志當世者,不可不留心焉。

《吳子》

(自首《開國》【六】 第一至《應變》第五無評)

勵士第六

吳子握機揣情,確有成畫,俱實實可見之行事,故始用於魯而破齊,縱入于魏而破秦【七】 ,晚入于楚而楚伯。身試之,頗有成效。彼孫子兵法較吳豈不深遠,而實用則難言矣。想孫子特有意于著書成名,而吳子第就行事言之,故其效如此。

《司馬法》

(《仁本》第一無評)

天子之義第二

先之以教民,至誓師用兵之時,猶必以禮與法相表裡,文與武相左右,即「賞罰且設而不用」,直歸之「克讓克和」,此真天子之義,能取法天地而觀于先聖者也。

《李衛公問答》

(問答上、中卷無評)

問答下卷

李靖一書,總之祖孫、吳而未盡其妙,然以當孫、吳註腳亦可。

《尉繚子》

(自《天官》第一至《武議》第八無評)

將理第九

將為理官,專重審囚之情,使關聯良民,亦得無覆盆之冤,可謂「直進虞廷欽恤」之旨。

(《原官》第十無評)

治本第十一

武禁文賞,要知文武二者不可缺一。

(自《戰術》第十二至《踵軍》第二十無評)

兵教上第二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