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靈魂甘泉,自由閱讀廣場

帳號    


史記全集譯注    639


作者:司馬遷
頁數:639 / 0
類別:歷史

 

作者:司馬遷 / 第1頁 / 共326頁

 大小:

朗讀: 
孝景四年,吳楚已破,衡山王朝,上以為貞信,乃勞苦之曰:「南方卑濕。」徙衡山王王濟北,所以褒之。及薨,遂賜謚為貞王。廬江王邊越(4),數使使相交,故徙為衡山王(5),王江北。淮南王如故。
(1)吳楚七國反:吳王劉濞、楚王劉戊與趙、膠東、膠西、□川、濟南諸王,以「清君側」殺晁錯為名,聯合舉兵叛亂。詳見卷一百六《吳王濞列傳》。(2)屬:交付。(3)按:此段與下段中華書局本原為一段,今據文意分為二段。(4)邊越:邊界與越國相接。(5)按:景帝將廬江王遷往衡山國,是防範他和邊遠的越國結交,發展諸侯國勢力,對中央政權造成新的隱患;而衡山國在長江以北,便於朝廷進行控制。
淮南王安為人好讀書鼓琴,不喜弋獵狗馬馳騁(1),亦欲以行陰德拊循百姓(2),流譽天下。時時怨望厲王死(3),時欲畔逆(4),未有因也(5)。
及建元二年,淮南王入朝。素善武安侯,武安侯時為太尉,乃逆王霸上(6),與王語曰:「方今上無太子,大王親高皇帝孫,行仁義,天下莫不聞。即宮車一日宴駕(7),非大王當誰立者!」淮南王大喜,厚遺武安侯金財物(8)。陰結賓客,拊循百姓,為畔逆事。
建元六年,慧星見,淮南王心怪之。或說王曰:「先吳軍起時,慧星出長數尺,然尚流血千里。今慧星長竟天,天下兵當大起。」王心以為上無太子,天下有變,諸侯並爭,愈益治器械攻戰具,積金錢賂遺郡國諸侯游士奇材(9)。諸辨士為方略者十,妄作妖言,諂諛王,王喜,多賜金錢,而謀反滋甚。


  
(1)弋:用繩繫在箭上射獵。(2)行陰德:暗中施恩惠於人。 拊循:安撫。 (3)怨望:怨恨。 (4)畔:通「叛」。(5)因:機會。按:此段與以下兩段中華書局本原為一段,今據文意分為三段。(6)逆:迎。 (7)晏駕:車駕遲行。這句是用皇上乘坐宮車延遲起駕婉言其死。(8)遺:贈送。(9)游士:從事遊說活動的人。十辨士:能言善辯的人。放略:計謀。
淮南王有女陵,慧,有口辨。王愛陵,常多予金錢,為中詗長安(1),約結上左右(2)。
元朔三年,上賜淮南王幾杖(3),不朝(4)。淮南王王后荼,王愛幸之。王后生太子遷,遷取王皇太后外孫修成君女為妃(5)。王謀為反具(6),畏太子妃知而內洩事,乃與太子謀,令詐弗愛,三月不同席。王乃詳為怒太子,閉太子使與妃同內三月,太子終不近妃。妃求去,王乃上書謝歸去之。王后荼、太子遷及女陵得愛幸王,擅國權,侵奪民田宅,妄致系人(7)。


  
(1)詗(xiong,去聲「兄」):偵察,刺探。(2)按:本段與下一段中華書局本原為一段,今據文意改為二段。(3)幾杖:几案和手杖。(4)不朝:當時劉安年54歲,皇上照顧他年老,准許他不必按例入京朝見。(5)取:同「娶」。(6)為反具:製造謀反的器具。(7)此句是說任意加罪拘捕無辜的人。妄,胡亂行事,不守法。致,得到,此指把人抓來。
元朔五年,太子學用劍,自以為人莫及,聞郎中雷被巧(1),乃召與戲。被一再辭讓(2),誤中太子。太子怒,被恐。此時有欲從軍者輒詣京師,被即願奮擊匈奴。太子遷數惡被於王,王使郎中令斥免(3),欲以禁後,被遂亡至長安,上書自明。詔下其事廷尉、河南。河南治,逮淮南太子,王、王后計欲無遣太子,遂發兵反,計猶豫,十餘日未定。會有詔,即訊太子(4)。當是時,淮南相怒壽春丞留太子逮不遣(5),劾不敬。王以請相,相弗聽。王使人上書告相,事下廷尉治。蹤跡連王,王使人候伺漢公卿(6),公卿請逮捕治王。王恐事發,太子遷謀曰:「漢使即逮王,王令人衣衛士衣,持戟居庭中,王旁有非是(7),則刺殺之,臣亦使人刺殺淮南中尉,乃舉兵,未晚 。」是時上不許公卿請,而遣漢中尉宏即訊驗王(8)。王聞漢使來,即如太子謀計。漢中尉至,王視其顏色和,訊王以斥雷被事耳,王自度無何,不發。中尉還,以聞。公卿治者曰:「淮南王安擁閼奮擊匈奴者雷被等(9),廢格明詔十,當棄市。」詔弗許。公卿請廢勿王,詔弗許。公卿請削五縣,詔削二縣。使中尉宏赦淮南王罪,罰以削地。中尉入淮南界,宣言赦王。王初聞漢公卿請誅之,未知得削地,聞漢使來,恐其捕之,乃與太子謀刺之如前計。及中尉至,即賀王,王以故不發。其後自傷曰:「吾行仁義見削,甚恥之。然淮南王削地之後,其為反謀益甚。諸使道從長安來,為妄妖言,言上無男,漢不治,即喜;即言漢廷治,有男,王怒,以為妄言,非也。
(1)雷:同「雷」。(2)一再:一次二次。(3)斥免:斥退免官。 即:就近,此指在淮南國就地審太子案,而不逮至河南郡。(5)丞:指縣丞。 留太子逮不遣:把河南郡逮捕太子的命令扣下來不發。(6)候伺:窺伺,偵察。(7)非是:指不正常的情況。(8)訊驗:詢問查證。(9)擁閼:阻塞,此指阻撓。十廢格:阻撓執行詔令。
王日夜與伍被、左吳等案輿地圖(1),部署兵所從入。王曰:「上無太子,宮車即宴駕,廷臣必征膠東王,不即族常山王(2),諸侯並爭,吾可以無備乎!且吾高祖孫,親行仁義,陛下遇我厚,吾能忍之;萬世之後,吾寧能北面臣事豎子乎(3)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