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靈魂甘泉,自由閱讀廣場

帳號    


舊唐書 下    352


作者:劉昫
頁數:352 / 0
類別:歷史

 

作者:劉昫 / 第1頁 / 共326頁

 大小:

朗讀: 
初,元和十四年,于襄陽置臨漢監牧。廢百姓田四百頃,其牧馬三千二百餘匹。度以牧馬數少,虛廢民田,奏罷之,除其使名。八年三月,以本官判東都尚書省事,充東都留守。九年十月,進位中書令。十一月,誅李訓、王涯、賈餗、舒元輿等四宰相,其親屬門人從坐者數十百人;下獄訊劾,欲加流竄。度上疏理之,全活者數十家。
自是,中官用事,衣冠道喪。度以年及懸輿,王綱版蕩,不復以出處為意。東都立第于集賢裡,築山穿池,竹木叢萃,有風亭水榭,梯橋架閣,島嶼迴環,極都城之勝概。又于午橋創別墅,花木萬株;中起涼台暑館,名曰「綠野堂」。引甘水貫其中,釃引脈分,映帶左右。度視事之隙,與詩人白居易、劉禹錫酣宴終日,高歌放言,以詩酒琴書自樂,當時名士,皆從之遊。每有人士自都還京,文宗必先問之曰:「卿見裴度否?」
上以其足疾,不便朝謁,而年未甚衰,開成二年五月,復以本官兼太原尹、北都留守、河東節度使。詔出,度累表固辭老疾,不願更典兵權。優詔不允。文宗遣吏部郎中盧弘往東都宣旨曰:「卿雖多病,年未甚老,為朕臥鎮北門可也。」促令上路,度不獲已,之任。三年冬,病甚,乞還東都養病。四年正月,詔許還京,拜中書令。以疾未任朝謝。詔曰:「司徒、中書令度,綽有大勛,累居台鼎。今以疾恙,未任謝上,其本官俸料,宜自計日支給。」又遣國醫就第診視。
屬上巳曲江賜宴,群臣賦詩,度以疾不能赴。文宗遣中使賜度詩曰:「注想待元老,識君恨不早。我家柱石衰,憂來學丘禱。」仍賜禦札曰:「朕詩集中欲得見卿唱和詩,故令示此。卿疾恙未痊,固無心力,但異日進來。春時俗說難於將攝,勉加調護,速就和平。千百胸懷,不具一二。藥物所須,無憚奏請之煩也。」禦札及門,而度已薨,四年三月四日也。上聞之,震悼久之,重令繕寫,置之靈座。時年七十五,冊贈太傅,輟朝四日,賵賻加等。詔京兆尹鄭復監護喪事,所須皆官給。
上怪度無遺表。中使問之,家人進其稿草。其旨以未定儲貳為憂,言不及家事。
度始自書生以辭策中科選,數年之間,翔泳清切。逢時艱否,而能奮命決策,橫身討賊,為中興宗臣。當元和、長慶間,亂臣賊子,蓄鋭喪氣,憚度之威稜。度狀貌不逾中人,而風彩俊爽,占對雄辯,觀聽者為之聳然。時有奉使絶域者,四夷君長必問度之年齡幾何,狀貌孰似,天子用否?其威名播于憬俗,為華夷畏服也如此。時威望德業,侔于郭子儀,出入中外,以身繫國之安危、時之輕重者二十年。凡命將相,無賢不肖,皆推度為首,其為士君子愛重也如此。雖江左王導、謝安坐鎮雅俗,而訏謨方略,度又過之。
有子五人:識、譔、讓、諗、議。
識以廕授官,累遷至通議大夫、檢校右散騎常侍、壽州刺史、本州團練使、上柱國、襲晉國公、食邑三千戶、實封一百五十戶,賜紫金魚袋。大中初,改潭州刺史、御史中丞,充河南都團練觀察使。八年,加檢校戶部尚書、鳳翔尹、鳳翔隴右節度使。十一年,本官移許州刺史、忠武軍節度、陳許觀察等使。


  
譔,長慶元年登進士第。
讓初任京光府參軍,太和中度鎮襄陽,奏乞讓從行。
諗,大中五年,自大中大夫檢校右散騎常侍、御史大夫、宣州刺史、宣歙觀察使、上柱國、河東男、食邑三百戶,賜紫金魚袋,入朝權知刑部侍郎。兄弟並列方鎮,時人榮之。
史臣曰:德宗懲建中之難,姑息籓臣,貞元季年,威令衰削。章武皇帝志據宿憤,廷訪嘉猷。始得杜邠公,用高崇文誅劉闢。中得武丞相,運籌訓戎,贊成睿斷。終得裴晉公,耀武伸威,竟殄兩河宿盜。雄哉,章武之果斷也!晉公以書生素業,致位台衡,逢進遘屯,扼腕凶醜,誓以身徇,不亦壯乎!夫人臣事君,唯忠與義。大則以訏謨排禍難,小則以讜正匡過失,內不慮身計,外不恤人言,古人所難也。晉公能之,誠社稷之良臣,股肱之賢相;元和中興之力,公胡讓焉!昔仲尼嘆周室陵遲,齊桓霸翼,而有微管之論。嘗承宗、師道之濟惡也,奸人遍四海,刺客滿京師。乃至關吏禁兵,附賊陰計,議臣言未出口,刃已揕胸。苟非死義之臣,孰肯橫身冒難,以輔天子者?苟裴令不用,元和之世則時運未可知也。臣所以明左衽之嘆,宣聖獎賢之深。
贊曰:晉公伐叛,以身犯難。用之則治,舍之則亂。公去岩廊,復失冀方。穎、植之謀,信為不臧。
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
○李渤 張仲方 裴潾 張皋附   李中敏 李甘 高元裕 兄少逸  李漢 李景儉
李渤,字浚之,後魏橫野將軍申國公發之後。祖玄珪,衛尉寺主簿。父鈞,殿中侍御史,以母喪不時舉,流于施州。渤恥其家污,堅苦不仕;勵志于文學,不從科舉,隱于嵩山,以讀書業文為事。
元和初,戶部侍郎鹽鐵轉運使李巽、諫議大夫韋況更薦之,以山人征為左拾遺。渤託疾不赴,遂家東都。朝廷政有得失,附章疏陳論。又撰《禦戎新錄》二十卷,表獻之。九年,以著作郎征之。詔曰:「特降新恩,用清舊議。」渤於是赴官。歲余,遷右補闕。連上章疏忤旨,改丹王府諮議參軍,分司東都。十二年,遷贊善大夫,依前分司。
十三年,遣人上疏論時政,凡五事:一禮樂,二食貨,三刑政,四議都,五辯讎。渤以散秩在東都,以上章疏為己任,前後四十五封。再遷為庫部員外郎。
時皇甫鎛作相,剝下希旨。會澤潞節度使郗士美卒,渤充弔祭使,路次陝西。渤上疏曰:「臣出使經行,歷求利病。竊知渭南縣長源鄉本有四百戶,今才一百餘戶;闃鄉縣本有三千戶;今才有一千戶,其他州縣大約相似。訪尋積弊,始自均攤逃戶。凡十家之內,大半逃亡,亦須五家攤稅。似投石井中,非到底不止。攤逃之弊,苛虐如斯,此皆聚斂之臣剝下媚上,唯思竭澤,不慮無魚。乞降詔書,絶攤逃之弊。其逃亡戶以其家產錢數為定,征有所欠,乞降特恩免之。計不數年,人必歸於農矣。夫農者,國之本,本立然後可以議太平。若不由茲,而云太平者,謬矣。」又言道途不修,驛馬多死。憲宗覽疏驚異,即以飛龍馬數百匹,付畿內諸驛。渤既以草疏切直,大忤宰相,乃謝病東歸。
穆宗即位,召為考功員外郎。十一月,定京官考,不避權幸,皆行升黜。奏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