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靈魂甘泉,自由閱讀廣場

帳號    


明儒學案    368


作者:黃宗羲
頁數:368 / 462
類別:中國哲學

 

作者:黃宗羲 / 第1頁 / 共326頁

 大小:

朗讀: 
思不出於私,便是天理,從天理上思,便是窮理盡心知性,再不消說主一,不消說涵養,但不可太急迫為心病。

說能存心,而容貌詞氣不管,乃自欺爾。

只中無主而靜坐,且認靜坐作工夫,便有許多病痛。

須知窮理,即所以養心。



  
吾人有一息天理純全處,亦天道流行也,豈惟吾人鳶飛魚躍,活潑潑地。

世有苟賤無恥之流,多借忍耐之說以自蒙臭惡,可憐也,乃且曰道學如是。

丙申秋,某與致齋、甬川日集伺朝所,致齋講陽明之學,曰致良知,曰知行合一,與甬川異,辨說棼拏,莫相一也。某曰:「聖人位育,皆心性事,謂良知非聖與?非也。然而有聖人之知,有下愚之知,率下愚之知,認欲為理,認利為義,曰吾良知,吾致吾良知,是聖跖混,故人心道心之辨,貴精一也。知行合一,矯學者口耳之敝也,要之知行亦自有辨,過矯反蔽,君子自立,不求同於時,姑竣後世耳。」

惟孜孜不敢少懈,只求不得罪天理而已。

居處恭之目何如?曰非禮勿視也,非禮勿聽也,非禮勿言也,非禮勿動也,四者,居處恭之目也。聖賢實學,淺深高下,一以貫之者也。世儒不實用力,以居處恭為粗淺,不屑言,以四勿為精深,不敢言,求所謂主敬之說,求所謂格致之說,求所謂戒慎之說,惟費口耳,全無實力。

今之人耳目口鼻猶夫古之人也,聲音笑貌猶夫古之人也,何獨於心而疑之?堯、舜所以聖,純天理,絶人欲而巳矣;學者希聖,擴天理遏人欲而已矣。擴天理遏人欲,不在乎他,覺悟之間而已矣。

公議所在,系國家元氣,系天下治亂。

未有天地,一氣而已矣。清而上覆,天由生焉;凝而下奠,地由生焉。一翕一闢,氣化流行焉。時其翕也,秋冬生焉;時其闢也,春夏生焉。


  

譬諸人焉,吹氣而寒,唇所翕也;呵氣而煖,唇所闢也。一氣而已矣。謂陰陽有二氣,亦謂吹呵有兩人也,可乎?陽生祀天,陰生祀地,則陰陽判矣,陰陽判而氣化滯矣,氣化滯而鬼神之機息矣。

君子之於學也,太和元氣灌注一身,斯其學之醇;君子之於治也,太和元氣灌注天下,斯其治之極。

有袂交者其辭情,道義交者其辭理。其辭情者損,其辭理者益。

天下一氣也,舟車所至,人力所通,天地所覆載,日月霜霧所照墜,高極無極,深極無極,太極無極,一氣也。然而有山谿之險,內外之限焉,何也?地之形為之也。人也者,天地之心也,所以贊天之能,理地之紀,完合宇宙於一氣者也。仁也者人也,合宇宙為一氣者也。

陽明之學,一言蔽之曰「致良知」,析曰「格物」,曰「知行合一」,均之致良知也。然有聖哲之知焉,有下愚之知焉。聖哲之知致焉,位育參贊良知也;下愚之知致焉,飲食男女亦良知也。今夫犬之 ,狐之綏綏,鶉之奔奔,鴟之擛擛,良知也。

下愚奚擇焉?致下愚之知,禽獸羞伍,是故修道之教,不可已也。

考功薛西原先生蕙

薛蕙字君采,號西原,亳州人。正德甲戌進士。授刑部主事。武廟南巡,抗疏諫。

已,調吏部。大禮之議起,先生撰《為人後解》、《為人後辨》,奏入,下獄。尋復官,歷考功司郎中而罷。嘉請辛丑正月卒,年五十三。

先生初好養生家言,自是絶去文字,收歛耳目,澄慮默照,如是者若干年,而卒未之有得也。久之,乃悟曰:「此生死障耳,不足學。」然因是讀《老子》及佛書,得其虛靜慧寂之說,不逆於心,已而證之《六經》及濂、洛諸說,至於《中庸》「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」,曰:「是矣!是矣!」故其學以復性為要。未發之中,即性善也,情則始有善不善。

聖人盡性,則寂多於感,眾人私感不息,幾於無寂。此言似是而非。夫性不可以動靜言,濂溪之主靜,無慾故靜。又曰:「一者,無慾。

其非動靜之靜可知矣。」孟子言性,多以情言,蓋舍情無以見性,與諸子專向人生而靜以上說性者不同。若止靠靜中覺性,以為情發之張本,則一當事變紛紜,此體微薄,便霍然而散矣。一真一切,真無晝夜,無古今,無寂感,方可言性也。

約言

太虛之中,一理旁薄,寧有二乎?幽明人鬼,未始不一,上帝固曰天,吾心亦天也;鬼神固曰神,吾心亦神也。及世愈衰,小人自智其愚,妄意神道為茫昧,故肆其惡而無忌憚,謂天為弗知,而吾心已知矣;謂神為可欺,而吾心已不可欺矣。《書》曰:「天聰明,自我民聰明。」民之聰明,即天之聰明也。

非是故也,億兆至眾,天將竭聰明以伺之,不亦勞乎?

寂然不動,本一理耳,感而遂通,乃散為萬事。雖散為萬事,正是一理,因物感之不同,故應之亦不同,千變萬化,皆是物也。

卜筮之感應,理也,理即神也,非二物也。感則以類而應之,未感則隱而不可見,天人之道一也。

觀人心之同,可以知天矣;觀人心之感應,可以知神矣。

吾心之理,與宇宙之理,非有二也。知此者,宇宙非大,吾心非小,由人自小,故聖人示此引諸廣大之域。其實此理非大非小,若厭小欣大,則又失之矣。

人心之神,與天之神,非有二也。天之神盈乎天地,吾心之神盈乎天地,非滯於塊然之軀而已。故人能格於天地者,以此理本同一體,充塞而無不在也。若心專滯在形體,何由格於天地乎?亦非心往至於天地,心未嘗動也,蓋天地之間,心無不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