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靈魂甘泉,自由閱讀廣場

帳號    


王陽明全集    228


作者:王陽明
頁數:228 / 462
類別:古典散文

 

作者:王陽明 / 第1頁 / 共326頁

 大小:

朗讀: 
夫虎狼蛇蝎,未必有害人之心,而見之必惡,為其有虎狼蛇蝎之形也。今之見惡於人者,雖其自取,未必盡惡,無亦在外者猶有惡之形歟?此不可以不自省也。

君子之學,為己之學也。為己故必克己,克己則無己。無己者,無我也。世之學者執其自私自利之心,而自任以為為己;漭焉入于隳墮斷滅之中,而自任以為無我者,吾見亦多矣。

嗚呼!自以為有志聖人之學,乃墮于末世佛、老邪僻之見而弗覺,亦可哀也夫!「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,其恕乎」,「強恕而行,求仁莫近焉」,「恕」之一言,最學者所吃緊。其在吾子,則猶封病之良藥,宜時時勤服之也。「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。」夫能見不賢而內自省,則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矣,此遠怨之道也。

書孟源卷



  
乙亥

聖賢之學,坦如大路,但知所從入,苟循循而進,各隨份量,皆有所至。後學厭常喜異,往往時入斷蹊曲徑,用力愈勞,去道愈遠。向在滁陽論學,亦懲末俗卑污,未免專就高明一路開導引接。蓋矯枉救偏,以拯時弊,不得不然;若終迷陋習者,已無所責。

其間亦多興起感發之士,一時趨向,皆有可喜。近來又復漸流空虛,為脫落新奇之論,使人聞之,甚為足憂。雖其人品高下,若與終迷陋習者亦微有間,然究其歸極,相去能幾何哉!

孟源伯生復來金陵請益,察其意向,不為無進;而說談之弊,亦或未免,故因其歸而告之以此。遂使歸告同志。務相勉于平實簡易之道,庶無負相期雲耳。

書楊思元卷

乙亥

楊生思元自廣來學,既而告歸曰:「夫子之教,思元既略聞之。懼不克任,請所以砭其疾者而書諸紳。」予曰:「子強明者也,警敏者也。強明者病于矜高,是故亢而不能下;警敏者病于淺陋,是故浮而不能實。

砭子之疾,其謙默乎!謙則虛,虛則無不容,是故受而不溢,德斯聚矣;默則慎,慎則無不密,是故積而愈堅,誠斯立矣。彼少得而自盈者,不知謙者也;少見而自炫者,不知默者也。自盈者吾必惡之,自炫者吾必恥之。而人有不我惡者乎?有不我恥者乎?故君子之觀人而必自省也。


  

其謙默乎!」

書玄默卷

乙亥

玄默志于道矣,而猶有詩文之好,何耶?弈,小技也,不專心致志則不得,況君子之求道,而可分情於他好乎?孔子曰:「辭達而已矣。」蓋世之為辭章者,莫不以是藉其口,亦獨不曰「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」乎?德,猶根也;言,猶枝葉也。根之不植,而徒以枝葉為者,吾未見其能生也。予別玄默久,友朋得玄默所為詩者,見其辭藻日益以進。

其在玄默,固所為根盛而枝葉茂者耶?玄默過留都,示予以斯卷,書此而遺之。玄默尚有以告我矣。

書顧維賢卷

辛巳

維賢以予將遠去,持此卷求書警戒之辭。只此「警戒」二字,便是予所最叮嚀者。今時朋友大患不能立志,是以因循懈馳,散漫度日。若立志,則警戒之意當自有不容已。

故警戒者,立志之輔。能警戒,則學問思辯之功、切磋琢磨之益,將日新又新,沛然莫之能禦矣。程先生云:「學者為氣所勝、習所奪,只好責志。」又云:「凡為詩文亦喪志。

」又言「且省外事,但明乎善,惟盡誠心,其文章雖不中,不遠矣。所守不約,氾濫無功。學問之道,《四書》中備矣。」後儒之論,未免互有得失。

其得者不能出於《四書》之外,失者遂有毫釐千里之謬,故莫如專求之《四書》。《四書》之言簡實,苟以忠信進德之心求之,亦自明白易見。與不善人居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覺其臭,則與之俱化。孔子大聖,尚賴「三益」之資,致「三損」之戒。

吾儕從事于學,顧隨俗同污,不思輔仁之友,欲求致道,恐無是理矣。非笑詆毀,聖賢所不免。伊川有涪州之行,孔子尚微服過宋,今日風俗益偷,人心日以淪溺,苟欲自立,違俗拂眾,指摘非笑紛然而起,勢所必至;亦多由所養未深,高自標榜所至。學者便不當自立門戶,以招謗速毀;亦不當故避非毀,同流合污。

維賢溫雅,朋友中最為難得,似非微失之弱,恐詆笑之來,不能無動;讒【一】 為所動,即依阿隱忍,久將淪胥以溺。每到此便須反身,痛自切責。為己之志未能堅定,亦便志氣激昂奮發。但知明己之善,立己之誠,以求快足乎己,豈暇顧人非笑指摘?故學者只須責自家為己之志未能堅定,志苟堅定,則非笑詆毀不足動搖,反皆為砥礪切磋之地矣。

今時人多言人之非毀亦當顧恤,此皆隨俗習非之久,相沿其說,莫知以為非。不知裡許儘是私意,為害不小,不可以不察也。

壁帖

壬午

守仁鄙劣,無所知識,且在憂病奄奄中,故凡四方同志之辱臨者,皆不敢相見。或不得已而相見,亦不敢有所論說,各請歸而求諸孔孟之訓可矣。夫孔孟之訓,昭如日月。凡支離決裂,似是而非者,皆異說也。

有志于聖人之學者,外孔孟之訓而他求,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螢爝之微也,不亦繆乎!有負遠來之情,聊此以謝。荒迷不次。

書王一為卷

癸未

王生一為自惠負芨來學,居數月,皆隨眾參謁,默然未嘗有所請。視其色,津津若有所喜然。一日,眾皆退,乃獨復入堂下而請曰:「致知之訓,千聖不傳之秘也,一為既領之矣。敢請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