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靈魂甘泉,自由閱讀廣場

帳號    


王陽明全集    229


作者:王陽明
頁數:229 / 462
類別:古典散文

 

作者:王陽明 / 第1頁 / 共326頁

 大小:

朗讀: 
」予曰:「千丈之木,起於膚寸之萌芽。子謂膚寸之外有所益歟,則何以至于千丈?子謂膚寸之外有所益歟,則膚寸之外,子將何以益之?」一為躍然起拜曰:「聞教矣。」又三月,思其母老于家,告歸省視,因書以與之。

書朱守諧卷

甲申

守諧問為學,予曰:「立志而已。」問立志,予曰:「為學而已。」守諧未達。予曰:「人之學為聖人也,非有必為聖人之志,雖欲為學,誰為學?有其志矣,而不日用其力以為之,雖欲立志,亦烏在其為志乎!故立志者,為學之心也;為學者,立志之事也。



  
譬之弈焉,弈者,其事也;專心致志者,其心一也;以為鴻鵠將至者,其心二也;惟弈秋之為聽,其事專也;思援弓繳而射之,其事分也。」守諧曰:「人之言曰:知之未至,行之不力。予未有知也,何以能行乎?」予曰:「是非之心,知也,人皆有之。子無患其無知,惟患不肯知耳;無患其知之未至,惟患不致其知耳。

故曰:知之非艱行之惟艱。今執途之人而告之以凡為仁義之事,彼皆能知其為善也;告之以凡為不仁不義之事,彼皆能知其為不善也。途之人皆能知之,而子有弗知乎?如知其為善也,致其知為善之知而必為之,則知至矣;如知其為不善也,致其知為不善之知而必不為之,則知至矣。知猶水也,人心之無不知,猶水之無不就下也;決而行之,無有不就下者。

決而行之者,致知之謂也。此吾所謂知行合一者也。吾子疑吾言乎?夫道一而已矣。」

書諸陽伯卷【二】

甲申

妻侄諸陽伯復請學,既告之以格物致知之說矣。他日,復請曰:「致知者,致吾心之良知也,是既聞教矣。然天下事物之理無窮,果惟致吾之良知而可盡乎?抑尚有所求于其外也乎?」復告之曰:「心之體,性也,性即理也。天下寧有心外之性?寧有性外之理乎?寧有理外之心乎?外心以求理,此告子義外之說也。


  

理也者,心之條理也。是理也,發之於親則為孝,發之於君則為忠,發之於朋友則為信。千變萬化,至不可窮竭,而莫非發於吾之一心。故以端莊靜一為養心,而以學問思辯為窮理者,析心與理而為二矣。

若吾之說,則端莊靜一亦所以窮理,而學問思辯亦所以養心,非謂養心之時無有所謂理,而窮理之時無有所謂心也。此古人之學所以知行併進而收合一之功,後世之學所以分知行為先後,而不免于支離之病者也。」曰:「然則朱子所謂如何而為溫清之節,如何而為奉養之宜者,非致知之功乎?」曰:「是所謂知矣,而未可以為致知也。知其如何而為溫清之節,則必實致其溫清之功,而後吾之知始至;知其如何而為奉養之宜,則必實致其奉養之力,而後吾之知始至。

如是乃可以為致知耳。若但空然知之為如何溫清奉養,而遂謂之致知,則孰非致知者耶?《易》曰:知至,至之,知。至者,知也;至之者,致知也。此孔門不易之教,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。



書張思欽卷

乙酉

三原張思欽元相將葬其親,卜有日矣,南走數千里而來請銘于予。予之不為文也久矣,辭之固,而請弗已,則與之坐而問曰:「子之乞銘於我也,將以圖不朽于其親也,則亦寧非孝子之心乎!雖然,子以為孝子之圖不朽于其親也,盡於是而已乎?將猶有進於是者也?夫圖之於人也,則曷若圖之於子乎?傳之於其人之口也,則曷若傳之於其子之身乎?故子為賢人也,則其父為賢人之父矣;子為聖人也,則其父為聖人之父矣。其與托之於人之言也,孰愈夫叔梁紇之名,至今為不朽矣。則亦以仲尼之為子耶?抑亦以他人為之銘耶?」思欽蹙然而起,稽顙而後拜曰:「元相非至于夫子之門,則幾失所以圖不朽于其親者矣。

」明日,入而問聖人之學,則語以格致之說焉;求格致之要,則語之以良知之說焉。思欽躍然而起,拜而復稽曰:「元相苟非至于夫子之門,則尚未知有其心,又何以圖不朽于其親乎!請歸葬吾親,而來卒業于夫子之門,則庶幾其不朽之圖矣。」

書中天閣勉諸生

乙酉

「雖有天下易生之物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」承諸君之不鄙,每予來歸,咸集於此,以問學為事,甚盛意也。然不能旬日之留,而旬日之間,又不過三四會。一別之後,輒復離群索居,不相見者動經年歲。

然則豈惟十日之寒而已乎?若是而求萌櫱之暢茂條達,不可得矣。故予切望諸君勿以予之去留為聚散。或五六日、八九日,雖有俗事相妨,亦須破冗一會于此。務在誘掖獎勸,砥礪切磋,使道德仁義之習日親日近,則世利紛華之染亦日遠日疏,所謂「相觀而善,百工居肆以成其事」者也。

相會之時,尤須虛心遜志,相親相敬。大抵朋友之交以相下為益。或議論未合,要在從容涵育,相感以誠,不得動氣求勝,長傲遂非。務在默而成之,不言而信。

其或矜己之長,攻人之短,粗心浮氣,矯以沽名,訐以為直,扶勝心而行憤嫉,以圮族敗群為志,則雖日講時習于此,亦無益矣。諸君念之念之!

書朱守乾卷

乙酉

黃州朱生守乾請學而歸,為書「致良知」三字。夫良知者,即所謂「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」,不待學而有,不待慮而得者也。人孰無是良知乎?獨有不能致之耳。自聖人以至于愚人,自一人之心,以達于四海之遠,自千古之前以至于萬代之後,無有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