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靈魂甘泉,自由閱讀廣場

帳號    


古文觀止譯注    259


作者:吳楚材
頁數:259 / 555
類別:古典散文

 

作者:吳楚材 / 第1頁 / 共326頁

 大小:

朗讀: 
天下。《禮記·中庸》:「今天下車同軌,書同文,行同倫。」平陽之禍:據《晉書·孝懷帝本紀》,永嘉五年劉聰攻陷洛陽,遷懷帝于平陽。七年,懷帝被害。又《孝愍帝本紀》記建興四年劉曜陷長安,遷愍帝于平陽。五年,愍帝遇害。平陽,在今山西臨汾縣。[49]「山嶽」二句:《國語·周語》:「山崩川竭,亡之征也。」[50]春秋迭代:喻梁、陳更替。去故:離別故國。[51]淒愴傷心:阮籍《詠懷詩》其九:「素質游商聲,淒愴傷我心。」[52]楫:船槳。星漢:銀河。槎:竹筏木排。張華《博物誌》:「舊說雲,天河與海通。近世有人居海渚者,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。」[53]飆:暴風。蓬萊:傳說中的三座神山之一。無可到之期:《漢書·郊祀志》:「自威宣、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、方丈、瀛洲。此三神山者,其傳在勃海中,……未至,望之如雲;及到,三神山反居水下。臨之,患且至,則風輒引船而去,終莫能至雲。」[54]窮者:指仕途困躓的人。達:表達。《晉書·王隱傳》:「隱曰:蓋古人遭時則以功達其道,不遇則以言達其才。」何休《公羊傳解詁》:「饑者歌其食,勞者歌其事。」二句說明自己作賦是有感而發。[55]陸士衡:陸機字士衡。撫掌:拍手。《晉書·左思傳》:左思作《三都賦》,「初陸機入洛,欲為此賦。聞思作之,撫掌而笑,與弟雲書曰:『此間有傖父作《三都賦》。須其成,當以復酒甕耳。』及思賦出,機絶嘆伏,以為不能加也,遂輟筆焉。」二句謂己作此賦即受人嘲笑,也心甘情願。[56]張平子:張衡字平子。陋:輕視。《藝文類聚》:「昔班固觀世祖遷都于洛邑,懼將必踰溢制度,不能遵先聖之正法也。故假西都賓,盛稱長安舊制,有陋洛邑之議,而為東都主人折禮衷以答之。張平子薄而陋之,故更造焉。」二句謂己賦為人輕視,也是理所當然的。

諫太宗十思疏



  
[唐]魏徵

【作者小傳】魏徵(580643),字玄成,館陶(今屬河北)人,後遷居相州內黃(今河南內黃)。少時曾出家為道士,隋末參加瓦崗起義軍,後降唐。唐太宗時拜諫議大夫、檢校侍中等職,領導周、隋、陳、齊諸史的撰修工作。後封鄭國公,任太子太師。魏徵在歷史上以能犯顏直諫著稱,前後陳諫二百餘事,多被太宗採納。魏徵提倡「無面從退有後言」,「愛而知其惡,憎而知其善」。建議太宗廣開言路,認為「兼聽則明,偏聽則暗」。魏徵病卒後,唐太宗痛惜「遂亡一鏡矣」。作有《隋書》的序論,《梁書》、《陳書》、《齊書》的總論,主編有《群書治要》,還有《魏鄭公詩集》、《魏鄭公文集》等。言論散見于《貞觀紀要》。
【題解】唐太宗即位初期,因隋鑒不遠,故能勵精圖治。隨着功業日隆,生活漸加奢靡,「喜聞順旨之說」,「不悅逆耳之言」。魏徵以此為憂,多次上疏切諫,本文是其中的一篇。全文圍繞「思國之安者,必積其德義」的主旨,規勸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終,虛心納下,賞罰公正;用人時要知人善任,簡能擇善;生活上要崇尚節儉,不輕用民力。這些主張雖以鞏固李唐王朝為出發點,但客觀上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,有利於初唐的強盛。本文以「思」為線索,將所要論述的問題聯綴成文,文理清晰,結構縝密。並運用比喻、排比和對仗的修辭手法,說理透徹,音韻鏗鏘,氣勢充沛,是一篇很好的論說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