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靈魂甘泉,自由閱讀廣場

帳號    


舊唐書 下    425


作者:劉昫
頁數:425 / 550
類別:歷史

 

作者:劉昫 / 第1頁 / 共326頁

 大小:

朗讀: 
貞觀中,累轉揚州大都督府司馬。時突厥鐵勒部相率內附,太宗于其地置瀚海都護府以統之,以素立為瀚海都護。又有闕泥孰別部,猶為邊患。素立遣使招諭降之。夷人感其惠,率馬牛以饋素立,素立唯受其酒一杯,余悉還之。為建立廨舍,開置屯田。久之,轉綿州刺史。永徽初,遷蒲州刺史,及將之任,所餘糧儲及什物,皆令州司收之,唯賫己之書籍而去。道病卒,高宗聞而特為廢朝一日,謚曰平。
其孫至遠,有重名。長壽中為天官郎中。內史李昭德重其才,薦于則天,擢令知流內選事。或勸至遠謝其私恩,至遠曰:「李公以公見用,豈得以私謁也。」竟不謝,遂為昭德所銜,因事出為壁州刺史卒。
至遠子畬,初為汜水主簿。處事敏速,有聲稱,雖村童廁養之輩,一閲之後,無不知替代姓名者。累轉國子司業。事母甚謹,閨門邕睦,累代同居。每歲時拜慶,長幼男女,咸有禮節。及妻卒,時母已先病,畬恐傷母意,約家人不令哭聲使聞于母,朝夕定省,不曾見其憂念之色,士友甚以此稱之。及母終,過毀,卒於喪。
至遠弟從遠,景雲中歷黃門侍郎、太府卿。
素立從兄子游道,則天時官至冬官尚書、同鳳閣鸞台三品。
薛大鼎,蒲州汾陽人,周太子少傅博平公善孫也。父粹,隋介州長史。漢王諒謀反,授絳州刺史,諒敗伏誅。大鼎以年幼免死,配流辰州,後得還鄉裡。義旗初建,于龍門謁高祖,因說:「請勿攻河東,從龍門直渡,據永豐倉,傳檄遠近,則足食足兵。既總天府,據百二之所,斯亦拊背扼喉之計。」高祖深然之。時將士咸請先攻河東,遂從眾議。授大將軍府察非掾。
貞觀中,累轉鴻臚少卿、滄州刺史。州界有無棣河,隋末填廢。大鼎奏開之,引魚鹽于海。百姓歌之曰:「新河得通舟楫利,直達滄海魚鹽至。昔日徒行今騁駟,美哉薛公德滂被。」大鼎又以州界卑下,遂決長蘆及漳、衡等三河,分泄夏潦,境內無復水害。時與瀛州刺史賈敦頤、曹州刺史鄭德本,俱有美政,河北稱為「鐺腳刺史」。
永徽四年,授銀青光祿大夫,行荊州大都督府長史。明年卒。有二子:克構、克勤。


  
克構,天授中官至麟台監。克勤,歷司農少卿,為來俊臣所陷伏誅。克構坐配流嶺表而死。


  
賈敦頤,曹州冤句人也。貞觀中,歷遷滄州刺史。在職清潔,每入朝,盡室而行,唯弊車一乘,羸馬數匹;覊勒有闕,以繩為之,見者不知其刺史也。二十三年,轉瀛州刺史。州界滹沱河及滱水,每歲泛溢,漂流居人,敦頤奏立堤堰,自是無復水患。
永徽五年,累遷洛州刺史。時豪富之室,皆籍外占田;敦頤都括獲三千餘頃,以給貧乏。又發奸摘伏,有若神明。尋卒。弟敦實。
敦實,貞觀中為饒陽令,政化清靜,老幼懷之。時敦頤復授瀛州刺史。舊制,大功以上不復連官。朝廷以其兄弟在職,俱有能名,竟不遷替。咸亨元年,累轉洛州長史,甚有惠政。時洛陽令楊德干杖殺人吏,以立威名,敦實曰:「政在養人,義須存撫,傷生過多,雖能亦不足貴也。」常抑止德干,德干亦為之稍減。四年,遷太子右庶子。
初敦頤為洛州刺史,百姓共樹碑于大市通衢;及敦實去職,復刻石頌美,立於兄之碑側,時人號為「棠棣碑」。敦實後為懷州刺史。永淳初,以年老致仕。及病篤,子孫迎醫視之,敦實曰:「未聞良醫能治老也。」終不服藥。垂拱四年卒,時年九十餘。
子膺福,先天中,歷左散騎常侍、昭文館學士,坐預竇懷貞等謀逆伏誅。
李君球,齊州平陵人也。父義滿,屬隋亂,糾合宗黨,保固村閭,外盜不敢侵逼,以功累授齊郡通守。武德初,遠申誠款,詔以其宅為譂州,仍拜為總管,封平陵郡公。
君球少任俠,頗涉書籍。貞觀中,齊州都督齊王據州城舉兵作亂,君球與兄子行均守縣城。事平,太宗聞而嘉之,擢授游擊將軍,仍改其本縣為全節縣。君球累補左驍衛、義全府折衝都尉。
龍朔三年,高宗將伐高麗,君球上疏諫曰:
臣聞心之病者,不能緩聲;事之急者,不能安言;性之慈者,不能隱情。且食君之祿者,死君之事。今臣食陛下之祿矣,其敢愛身乎?臣聞《司馬法》曰:「國雖大,好戰必亡;天下雖安,忘戰必危。」兵者,兇器,戰者,危事,故聖主明王重行之也。愛人力之盡,恐府庫之殫,懼社稷之危,生中國之患。故古人云:「務廣德者昌,務廣地者亡。」昔秦始皇好戰不已,至于失國,是不愛其內而務其外故也。漢武遠討朔方,殆乎萬里,廣拓南海,分為八郡;終於戶口減半,國用空虛。至于末年,方垂哀痛之詔,自悔其失。
彼高麗者,闢側小丑,潛藏山海之間,得其人不足以彰聖化;棄其地不足以損天威。何至乎疲中國之人,傾府庫之實,使男子不得耕耘,女子不得蠶織!陛下為人父母,不垂惻隱之心,傾其有限之貲,貪於無用之地。設令高麗既滅,即不得不發兵鎮守,少發則兵威不足,多發則人心不安,是乃疲于轉戍,萬姓無聊生也。萬姓無聊,即天下敗矣!天下既敗,陛下何以自安?故臣以為征之不如不征,滅之不如不滅。
書奏不納。
尋遷蔚州刺史。未行,改為興州刺史。累遷揚州大都督府長史。政尚嚴肅,人吏憚之,盜賊屏跡,高宗頻降書勞勉。時有吐谷渾犯塞,以君球素有威重,轉為靈州都督。尋卒官。
崔知溫,許州鄢陵人。祖樞,司農卿。父義真,陝州刺史。知溫初為左千牛。麟德中,累轉靈州都督府司馬。州界有渾、斛薛部落萬餘帳,數侵掠居人,百姓咸廢農業,習騎射以備之。知溫表請徙于河北,斛薛不願遷移。時將軍契苾何力為之言于高宗,遂寢其奏。知溫前後十五上詔,竟從之,於是百姓始就耕穫。後斛薛入朝,因過州謝曰:「前蒙奏徙河北,實有怨心。然牧地膏腴,水草不乏,部落日富,始荷公恩。」拜伏而去。
知溫四遷蘭州刺史。會有黨項三萬餘眾來寇州城,城內勝兵既少,眾大懼,不知所為。知溫使開城門延賊,賊恐有伏,不敢進。俄而將軍權善才率兵來救,大破黨項之眾。善才因其降,欲盡坑之,以絶後患,知溫曰:「弗逆克奔,古人之善戰。誅無噍類,禍及後昆。又溪谷崢嶸,草木幽蔚,萬一變生,悔之何及!」善才然其計。又欲分降口五百人以與知溫。知溫曰:「向論安危之策,乃公事也,豈圖私利哉!」固辭不受。黨項餘眾由是悉來降附。